Skip to Content
SAP

中间件 决定了 Microsoft Dynamics 365 的迁移成败

更换 ERP 系统是企业能开展的最复杂、最关键的 IT 项目之一。许多企业在从旧系统迁移至 Microsoft Dynamics 365 时,通常期望获得更现代的界面、更高效的流程以及更强的可扩展性。但常常被忽视的一点是:发生变化的不只是用户界面和数据,而是整个集成生态。

企业与合作伙伴、云服务或业务应用之间已有的连接并不能简单地直接“搬运”过去。如果对集成问题考虑不足,可能会导致流程中断,从而危及业务连续性。

集成接口:迁移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

ERP 系统几乎从不孤立运行。它们通常与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外部系统交互——从制造执行系统(MES)、仓储管理系统(WMS)到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实现通信的 EDI 系统。

一家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越高,这些系统之间的连接重要性就越高。然而,尽管 ERP 系统的选型过程通常非常规范严谨,接口集成却常常被视为事后才考虑的项目,尤其是在这些接口经过多年演化、依赖手工维护或存在大量定制的情况下。

其结果就是:在迁移到 Dynamics 365 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度,甚至出现延误,因为核心流程无法按预期运行。一次本应平稳进行的 ERP 迁移,很可能迅速演变为影响业务运转的重大风险。

中间件的作用:为什么 Dynamics 本身远远不够

部署 Dynamics 365 可以为构建现代 ERP 架构奠定基础。但常被忽略的是:一个 ERP 系统本身并不等于一个完整的集成环境。缺乏精心规划的集成架构,最终将导致系统碎片化,尤其是在需要保留现有系统、业务流程或专业解决方案的场景下。

这正是 SEEBURGER BIS这类中间件平台发挥作用的地方。它作为 Dynamics 365 与企业其他系统之间的集成中枢,连接包括旧系统、外部合作伙伴和云服务在内的整个生态。通过 BIS,现有接口可以被统一整合,新增接口也能以结构化的方式引入。

从技术角度看,BIS 既是“翻译器”,也是“指挥官”。它统一数据格式、同步流程,并保障通信安全。无论是 AS2、SFTP、REST 还是传统 EDI 格式,BIS 都可原生支持,同时还兼容 API 和旧应用系统。

这不仅降低了复杂性,还避免了迁移项目中昂贵的开销:定制、一次性的集成“补丁”。

有计划的迁移:结构化推进接口集成

对于严肃对待 ERP 迁移的企业来说,接口集成应当被视为整个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,而不是最后才补救的问题。这一点在引入 Dynamics 365 时尤为重要,阶段性、结构化的方法至关重要。

SEEBURGER BIS 平台不仅是技术桥梁,更是推动可控转型的关键驱动力。它帮助企业梳理、评估并逐步过渡现有连接至新系统架构,确保业务不中断。

典型迁移步骤包括:

  • 接口清单与评估:现有系统有哪些接口?哪些是业务关键?哪些可以整合或淘汰?
  • 测试准备就绪:新接口可在不影响现有环境的情况下独立搭建并进行模拟测试。
  • 阶段性上线:不采用“一次性切换”,而是分阶段平稳上线接口,全程保持稳定与可控。
  • 统一编排管理:BIS 提供流程、数据转换与通信协议的集中管理功能,支持全流程日志记录与监控。

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能实现 Dynamics 365 平稳过渡,更能建立一个灵活可拓展的集成架构,支持未来系统扩展、国际部署和新伙伴接入等多样化需求。

技术深度剖析:平台级集成能力

现实中,大多数企业的接口架构都是多年逐步演化的结果。各种协议、数据格式与连接方式并存,且通常缺乏统一管理。引入 Dynamics 365 不仅需要保留这套多样性,还必须实现对其的全面掌控。

这正是 SEEBURGER BIS 平台的价值所在。它在集成架构中扮演核心角色,通过统一平台连接复杂多样的技术生态系统。

实际应用能力包括:

  • 全面支持通信协议:从 AS2 和 SFTP 到 OFTP2、REST 和 SOAP,BIS 可无缝连接各种系统与合作伙伴,无需额外适配器。
  • 数据转换与映射:不仅是“数据通道”,还能智能转换格式,如从 EDIFACT 转为 XML,或将扁平文件转为结构化 JSON,所有映射过程都具备版本控制、验证机制与完整文档记录。
  • 内置 API 管理:现代 ERP 架构高度依赖 API。BIS 提供统一的 API 管理平台,涵盖访问控制、调用监控等功能,可集中定义、扩展并治理 REST 与 SOAP 接口。
  • 原生支持混合部署:无论部署在云端、本地,还是采用混合模式,BIS 都能实现一致性的数据流与集成体验,打通多环境间的数据壁垒。

凭借这些能力,BIS 不仅是迁移过程中的“技术指挥中心”,更是日常运营中的集成枢纽。新增伙伴连接、流程变更或系统扩展都可在不改动具体应用的前提下,通过 BIS 平台集中管控。

战略优势:将集成视为竞争力来源

中间件远不只是一个技术工具。如果能从战略角度使用,它将成为构建面向未来的 IT 架构的坚实基础。特别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(如新市场、新合作伙伴、新法规),灵活的集成能力不仅能确保业务连续性,更带来长期的敏捷性。

SEEBURGER BIS 平台正是这一战略灵活性的体现。它将应用系统与集成层解耦,同时保留对数据流的全面控制,从而降低系统复杂度,为持续创新创造空间。

其中一个关键优势是可扩展性:新站点、新伙伴或新服务都可以快速、有序地接入,无需动用现有系统。无论是企业并购、新 ERP 实例上线,还是全球业务扩张,BIS 作为集中式集成平台都能发挥巨大价值。

合规性与审计能力同样重要。所有接口操作均可完整记录、监控与归档,安全合规、满足审计要求,尤其适用于监管严格的行业或公共机构。

将集成作为一种战略手段来看待,既能获得技术上的稳定性,也能实现业务层面的敏捷性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,这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。

SEEBURGER 如何助力:集成定义迁移成败

像 Microsoft Dynamics 365 这样的 ERP 系统拥有强大的能力。但只有配合合适的集成架构,它才能真正发挥全部价值。那些从项目伊始就重视接口集成的企业,能更好地降低风险、加快上线速度,并为构建一个现代、可拓展的系统环境打下基础。

SEEBURGER BIS 平台帮助企业以结构化方式推进集成工作。作为中间件,它在新旧系统之间架起坚实的技术桥梁,将一次可能充满风险的迁移过程,转化为战略机遇——带来更高的透明度、可扩展性和长期运营效率。

博客
数字化转型三部曲:洞察所见、聆听所需、行动所向
All Industries
数字化转型三部曲:洞察所见、聆听所需、行动所向
博客
如何借 SEEBURGER 读懂客户,留住客户?
All Industries
如何借 SEEBURGER 读懂客户,留住客户?
博客
SEEBURGER BIS:掌握集成的化学规律,业务井然有序
BIS平台
SEEBURGER BIS:掌握集成的化学规律,业务井然有序